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財經(ID:DTcaijing)
8天,183例新增確診病例。新冠疫情在北京的卷土重來,讓中國人重新繃緊了神經。6月16日晚間,北京將新冠應急響應上調至二級。
截至6月17日15時,北京豐臺區花鄉疫情風險等級已升級為高風險地區,西城區、海淀區、豐臺區等8個區共計32個地區已升級為中風險地區。
再次襲來的疫情,讓醫療資源重新成為熱點話題?;鶎有l生醫療機構作為整個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在社區防控、患者篩查等方面承擔著重要的作用,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雖然北京的社區醫院只負責測量體溫、轉運發熱患者等最基礎防控責任,但仍然有潛力為居民提供包括核酸在內,更高維度的醫療服務。本文中,DT君借鑒了貝殼研究院提供的數據,嘗試盤點一下北京的基層醫療資源情況。
在醫療體系里,社區醫院能扮演什么角色?
想了解社區醫療系統的發展模板,我們可以參考私人全科診所在新加坡醫療體系里扮演的角色。此前,包括張文宏在內的專家們推崇新加坡的社區醫院網絡,認為這是防控疫情比較有效的做法之一。
截至2018年,新加坡基礎醫療資源由全島的20家政府綜合診療所和2222家私人全科診所共同提供。
一方面,遍布新加坡的私人全科診所就像我們的發熱門診一樣可以收治發熱患者,減少大型綜合醫院的就診壓力。另一方面,政府和私人診所共同建立的新加坡哨點監測系統,讓新加坡對于傳染病的監測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當國家有需要時,擁有相關資質的私人診所,還能通過新加坡政府組織的公共衛生防范診所計劃(PHPC),向民眾提供檢測、治療和藥物。傳染病防控的效率和效果將進一步提升。
疫情發生以來,已經有954家私人全科診所參與該系統,并且規模仍在擴大。
(圖源:新加坡政府網站)
同樣的功能在北京的部分社區醫院也有體現。
新華社在6月16日的一篇報道中提到,豐臺區新村街道組織居民統一進行核酸檢測采樣。社區醫療體系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已經起到了監測作用。
(圖源:新華社)
這也說明,在疫情期間,以社區醫院為代表的基層醫療體系的確能夠發揮一定作用。
你所在的小區是“醫區房”嗎?
明確了社區醫療體系的作用之后,我們要更直接地觀察,北京的各個小區與最近一家社區醫院的距離。
我們把焦點縮小到社區醫院的具體位置,從全北京共2079家社區醫院中,選出1225家資料比較齊全的樣本,查看它們的分布情況。
從絕對數量上來看,人口密布、小區眾多的中心城區擁有數量最多的社區醫院。朝陽區和海淀區分別有202家和180家,是擁有最多社區醫院的兩個城區,面積最小的東城區和西城區,也密集分布了71家和89家社區醫院。
其中,西城區的宣武門、陶然亭,東城區的安定門和東直門,海淀區的海淀北部新區、馬連洼和清河以及朝陽區的中央別墅區等,這些商圈內的社區醫院數量都達到了10家左右,尤其是海淀北部新區達到了18家。
外圍城區社區醫院數量相對較少,但分布比較集中。比如昌平區的回龍觀和順義區的順義城各自集中了17家社區醫院,房山區的良鄉、大興區的黃村中和舊宮、通州區的臨河里等商圈也都是社區醫院的聚集地。
但居民最關心的并非醫院在哪,而是自己的小區距離最近的社區醫院到底有多遠。
我們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在選取了北京市9845個小區作為數據樣本后,我們進一步測算了這些小區抵達最近一家社區醫院的距離。
結果顯示,北京市62%的小區居民,可以在離家500米范圍內找到社區醫院;近9成的小區居民,最遠走1公里就能到達離家最近的社區醫院。
但如果我們繼續把數據拆分,按城區來羅列,各城區之間的差別就體現出來了。
分城區來看,不同城區內各小區到達最近社區醫院的平均距離,與上文所述的社區醫院空間密度分布息息相關。東城區、西城區、豐臺區、海淀區、朝陽區等中心城區社區醫院的高密度,使居民的就醫平均距離均不超過500米。門頭溝區和順義區居民的平均就醫距離則超過了1公里。
在近萬個樣本小區中,最幸福的要數東城區安定門的永康胡同、東直門的育樹四條小區以及海淀區軍博商圈的羊坊路8號院,這些小區的居民到安定門街道五道營社區衛生服務站、北新橋街道青龍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及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走路都在100米以內,出門溜達幾步就到。
與此同時,有5.5%的小區最近就醫距離達1.5-3公里,超過3公里的小區有0.3%。
這些遠離社區醫院的小區,主要分布在五環外。包括北邊的小湯山、北七家、后沙峪、馬坡,西南邊的琉璃河、長陽,門頭溝的部分商圈,以及東南方的馬駒橋等,社區醫療資源相對不足。
其中最耗費精力的要數昌平區的梨灣之家、國瑞熙墅和魯疃嘉園。離它們最近的社區醫院都在近4公里以外,順義區首創派尚國際的居民想要去社區醫院,也至少要跑個3.5公里。
郊區的醫療便利度,仍然與主城區存在差距。
我們的社區醫院,其實能做更多
在對社區醫院做了一定分析后,我們發現:雖然北京在基層醫療方面是各大城市的榜樣,但部分區域的基礎醫療資源還有提高空間。
實際生活中,有點小傷小痛的時候,大眾的就醫首選仍然是為數不多的三甲醫院。一二月新冠疫情集中爆發時,患者擠兌大醫院醫療資源的現象也比較多見。以新加坡的經驗看,社區醫院或許可以承擔更多的職責,關鍵時刻也能舒緩大醫院的壓力。
目前,我們的社區醫院承擔的仍然是上門宣傳、測量體溫,以及轉運體溫偏高者至定點發熱門診這些基礎功能。如果市民明確感覺體溫升高,需要前往北京市衛健委定點的79家發熱門診就診。從功能角度分析,社區醫院還有一定發揮空間。
具體來看,2成小區居民可以在1公里內找到發熱門診。范圍擴大到離家3公里,發熱門診的小區覆蓋率達到8成——而此時社區醫院的覆蓋率能夠達到99.7%。
再具體到各個行政區,有多少小區能夠在距離適中的1.5公里內找到一家發熱門診呢?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發熱門診覆蓋率較高的是東城區(80.6%)、延慶區(64.9%)、密云區(59.4%)。繁華的東城區自然擁有最高的發熱門診覆蓋率,遠離市中心的延慶、密云也排名靠前。
整體觀察,住得越靠近市中心,并不意味著就越靠近發熱門診,因為在繁華的西城區,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居民能夠在1.5公里的范圍內找到定點發熱門診。
這也是我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從個人角度來看,疫情爆發期間的“輕癥患者不一定要前往大醫院就診”觀點,放到現在仍然適用。畢竟現在北京市內開放了98個核酸檢測點,供個人和團體做檢測。
從更高的視角來看,我們也應該期待有資質的社區醫院可以在必要時,發揮類似于發熱門診的職能。通過每個社區的力量聚沙成塔,最終編織出防控疫情的細密網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財經(ID:DTcaijing)